環保聯署

要求美心酒樓停止出售魚翅套餐

已有 875 個簽名,聯署已宣佈成功
已有
875
個簽名
宣布聯署成功: 2018年 09月 20日

目標: 1000

聯署簡介

美心酒樓是香港最大的酒樓集團,有超過70 間分店仍然供應魚翅。

儘管有證據表明,美心酒樓聲稱湯羹內的魚翅是來自大青鯊。跟據科學家研究,大青鯊的數量在近年急劇下降。

這也許反映出香港作為破壞中樞的角色,香港的魚翅貿易佔了全球的一半,美心酒樓正抵制從套餐中撤除魚翅的呼籲。

即使最近有強而有力的科學證據表示,青鯊的數量已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在大部份的情況,在香港點魚翅是以套餐的形式進行,可由個人或團體訂餐。這通常是慶祝特別的日子例如婚宴、壽宴、家族團聚或是商業聚餐。

因為中國的飲食文化,出席魚翅套餐的賓客會時常感到無能為力,認為自己別無他選,為了給予面子給其他賓客,只能接受和進食由他人擺在面前的魚翅。但近日有調查發現,這種做法是違背了自己的良知,已有很多香港人不食魚翅。

美心酒樓有責任即時刪除所有餐單內的魚翅,特別是套餐內的,結束進食魚翅來拯救鯊魚和海洋環境。

在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於2016年6月的調查結果所知,美心酒樓在採購可持續海鮮方面有著領導行業的先鋒地位,因此,停售魚翅對美心來說不會是過份的一步。

與此同時,香港的餐飲貿易依賴不負責任、不可持續、殘忍和不道德的魚翅貿易,香港的魚翅貿易,是靠全球非法捕魚來賺取利益的。

正如香港消費者有責任停止食魚翅,餐廳也有同樣的責任,不要再賣魚翅了。

要拯救世界上最後剩餘的鯊魚,供給消費者的魚翅供應鏈必須要切斷。

如上述所言,美心聲稱他們只供應來自「大青鯊」(學名: Prionace glauca) 的魚翅。

但是,跟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的紅色名錄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 大青鯊已被列為「近危」。

《IUCN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等級和標準》

出版日期: 2009

登入日期: 2005‐10‐01

註釋: 需要更新 (http://www.iucnredlist.org/details/39381/0)

現實中,IUCN 的科學數據,大青鯊的估計數量是極度過時的。最新的科學推算,野生的大青鯊還有多少條,是在2005年進行的,這已經是十二年前的事。

此後,海洋科學家一致得出結論 – 大青鯊的情況令人堪虞。那是因為現時沒有可持續管理的大青鯊漁業的證據。甚至很有可能地,今年有個將會進行的研究,會將大青鯊會被列入「易危」、「瀕危」、「極危」,都是比「近危」更嚴重的級別。

殘酷的現實是,IUCN 的評估,最近的出版所引述的數據甚至是遠至1999 年,那是十七年前的數據

美心現時忽視的真相是,大青鯊的減少的數量即使在2005年的IUCN 的評估中未有引用,但在最新近的同行評審的研究卻有收錄當中:

  • 大青鯊於北太平洋自1996至2009年有減少超過50%(每年5%), 雄性的大青鯊於北大西洋,於八十年代期至九十年代早期有3.8% 減少。[7]
  • 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大青鯊於中太平洋減少了87% (每年減少5-6%)[8]
  • 由1986年至2000年,大青鯊於西北大西洋減少了60% [1]
  • 來自IUCN 的鯊魚專家小組的漁業專家估計,只有4%的鯊魚和魔鬼魚是可持續管理,大青鯊不在其中。而可持續管理的漁業當中,主要是某類的魔鬼魚、銀鮫目和不會用作魚翅的細小鯊魚。[6]
  • 大青鯊被割鰭後,被掉落海的情況仍發生,即使是已受監管的漁業。[3]
  • 「在西北大西洋,大青鯊一生有92%時間留在大部份不受法律監管的公海。牠們會被捕捉劍魚和吞拿魚,來自多國漁船捕撈,往往是無意中捕獲的,而且以漁業標準來說是沒有收益的,這使他們對魚獲壓力特別敏感。實際捕撈數字嚴重不足,不獲上報的扔掉數字往往多過著陸的數字,被扔掉到海中的鯊魚,高的死亡率對鯊魚數量構成威脅,而且也成為監察數量的障礙。這些威脅的影響更因為沒效率的管理和不獲注意而被放大。現時負責管理的機構大西洋鮪類保育委員會(ICCAT),它的主要目標是監察較高商業價值的劍魚和吞拿魚。[2]
  • 秘魯是香港頭十二位的大青鯊供應商,在秘魯有74.7% 被捕獲的大青鯊是未性成熟的鯊魚,和符合合法著陸的大小。[5]
  • 全球的軟骨魚類 (鯊魚、魔鬼魚、鰩魚、銀鮫) 的著陸數量在2003年的高峰期,在往後的十年減少接近20%。研究員發現著陸數量下降,主要是因為魚獲壓力和現時漁業管理措施沒有能力或涵蓋能力去終止過量捕魚和阻止鯊魚數量下降。 [4]

顯然大青鯊現正處於嚴峻的情況,不單止是大難臨頭,問題更是日益嚴重。美心是否等到大青鯊一條也沒有的時間才承認問題所在?

至於其他中國菜喜歡採用的食材,例如鎚頭鯊和遠洋白鰭鯊卻不得不等到瀕臨滅絕的邊緣,才能得到CITES 公約的國際法律保護。除非美心即時採取行動,否則大青鯊也會面對同樣命運。

以上就是為甚麼美心必須馬上停止供應魚翅的原因。

最後,美心餐飲有限公司的母公司牛奶公司集團的網站表示,「牛奶公司致力透過提供領先的品牌,引人注目的零售經驗和物有所值的價值觀,滿足亞洲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全由可靠和值得信賴的供應商支援的負責任的營運。」 (http://www.jardines.com/group-companies/overview.html)

遺憾的是,美心繼續供應大青鯊的魚翅,不論是單點的餐單、套餐或飲宴餐單,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商業行為,直接違反了牛奶公司對「可靠和值得信賴的供應商支援的負責任的營運。」

在西北大西洋具破壞的鯊魚漁業和香港的魚翅貿易,兩者都不能視戚「可靠的」或「可信任的」。

因此,我們誠摯邀請美心集團主席兼董事總經理伍偉國先生,作為業界翹楚,踏出勇敢的一步,聽取科學證據,暫停售賣所有魚翅食品 – 包括來自受威脅的大青鯊魚翅湯羹,並即時生效。

參考資料:

  • Baum, J. K., Myers, R.A., Kehler, D.G., Worm, B., Harley, S.J., and Doherty, P.A. 2003. Collapse and conservation of shark populations in the northwest Atlantic. Science, 299:4.
  • Campana, S.E. 2016. Transboundary movements, unmonitored fishing mortality, and ineffective international fisheries management pose risks for pelagic sharks in the Northwest Atlantic. Can. J. Fish. Aquat. Sci. 73: 1599‐1607. dx.doi.org/10.1139/cjfas‐2015‐0502.
  • Clarke, S., Harley, S., Hoyle, S., Rice, J. 2012. Population trends in Pacific Oceanic Sharks and the Utility of Regulations on Shark Finning. Conservation Biology, Contributed Paper: 1‐13.
  • Davidson, L.N.K., Krawchuk, M.A., Dulvy, N.K. 2015. Why have global shark and ray landings declined: improved management or overfishing? Fish and Fisheries: 21 pp. DOI: 10.1111/faf.12119
  • Doherty, P.D., Alfaro‐Shigueto, J., Hodgson, D.J., Mangel, J.C., Witt, M.J., Godley, B.J. 2014. Big catch, little sharks: Insight into Peruvian small‐scale longline fisheries. Ecology and Evolution 4(12): 2375‐2383. doi: 10.1002/ece3.1104
  • Dulvy, N.K. and Simpfendorfer, C.A. 2017. Bright spots of sustainable shark fishing. Current Biology Magazine 27, R1‐R3.
  • Hueter, R.E. and Simpfendorfer, C.A. 2008. Trends in blue shark abundance in the western North Atlantic as determined by a fishery‐independent survey. In Sharks of the Open Ocean, M Camhi and E.K. Pikitch, eds.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 Fish and Aquatic Resources Series 13:236‐241.
  • Ward, P. and Myers, R.A. 2005. “Shifts in open‐ocean fish communities coinciding with the commencement of commercial fishing.” Ecology 86(4): 835‐847.

聯署信內容

致 美心食品有限公司 伍偉國先生,

美心酒樓是香港最大的酒樓集團,有超過70 間分店仍然供應魚翅。

儘管有證據表明,美心酒樓聲稱湯羹內的魚翅是來自大青鯊。跟據科學家研究,大青鯊的數量在近年急劇下降。

這也許反映出香港作為破壞中樞的角色,香港的魚翅貿易佔了全球的一半,美心酒樓正抵制從套餐中撤除魚翅的呼籲。

即使最近有強而有力的科學證據表示,大青鯊的數量已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在大部份的情況,在香港點魚翅是以套餐的形式進行,可由個人或團體訂餐。這通常是慶祝特別的日子例如婚宴、壽宴、家族團聚或是商業聚餐。

因為中國的飲食文化,出席魚翅套餐的賓客會時常感到無能為力,認為自己別無他選,為了給予面子給其他賓客,只能接受和進食由他人擺在面前的魚翅。但近日有調查發現,這種做法是違背了自己的良知,已有很多香港人不食魚翅。

美心酒樓有責任即時刪除所有餐單內的魚翅,特別是套餐內的,結束進食魚翅來拯救鯊魚和海洋環境。

在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於2016年6月的調查結果所知,美心酒樓在採購可持續海鮮方面有著領導行業的先鋒地位,因此,停售魚翅對美心來說不會是過份的一步。

與此同時,香港的餐飲貿易依賴不負責任、不可持續、殘忍和不道德的魚翅貿易,香港的魚翅貿易,是靠全球非法捕魚來賺取利益的。

正如香港消費者有責任停止食魚翅,餐廳也有同樣的責任,不要再賣魚翅了。

要拯救世界上最後剩餘的鯊魚,供給消費者的魚翅供應鏈必須要切斷。

如上述所言,美心聲稱他們只供應來自「大青鯊」(學名: Prionace glauca) 的魚翅。

但是,跟據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的紅色名錄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 大青鯊已被列為「近危」。

《IUCN物種紅色名錄瀕危等級和標準》

出版日期: 2009

登入日期: 2005‐10‐01

註釋: 需要更新 (http://www.iucnredlist.org/details/39381/0)

現實中,IUCN 的科學數據,大青鯊的估計數量是極度過時的。最新的科學推算,野生的大青鯊還有多少條,是在2005年進行的,這已經是十二年前的事。

此後,海洋科學家一致得出結論 – 大青鯊的情況令人堪虞。那是因為現時沒有可持續管理的大青鯊漁業的證據。甚至很有可能地,今年有個將會進行的研究,會將大青鯊會被列入「易危」、「瀕危」、「極危」,都是比「近危」更嚴重的級別。

殘酷的現實是,IUCN 的評估,最近的出版所引述的數據甚至是遠至1999 年,那是十七年前的數據

美心現時忽視的真相是,大青鯊的減少的數量即使在2005年的IUCN 的評估中未有引用,但在最新近的同行評審的研究卻有收錄當中:

  • 大青鯊於北太平洋自1996至2009年有減少超過50%(每年5%), 雄性的大青鯊於北大西洋,於八十年代期至九十年代早期有3.8% 減少。[7]
  • 自五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大青鯊於中太平洋減少了87% (每年減少5-6%)[8]
  • 由1986年至2000年,大青鯊於西北大西洋減少了60% [1]
  • 來自IUCN 的鯊魚專家小組的漁業專家估計,只有4%的鯊魚和魔鬼魚是可持續管理,大青鯊不在其中。而可持續管理的漁業當中,主要是某類的魔鬼魚、銀鮫目和不會用作魚翅的細小鯊魚。[6]
  • 大青鯊被割鰭後,被掉落海的情況仍發生,即使是已受監管的漁業。[3]
  • 「在西北大西洋,大青鯊一生有92%時間留在大部份不受法律監管的公海。牠們會被捕捉劍魚和吞拿魚,來自多國漁船捕撈,往往是無意中捕獲的,而且以漁業標準來說是沒有收益的,這使他們對魚獲壓力特別敏感。實際捕撈數字嚴重不足,不獲上報的扔掉數字往往多過著陸的數字,被扔掉到海中的鯊魚,高的死亡率對鯊魚數量構成威脅,而且也成為監察數量的障礙。這些威脅的影響更因為沒效率的管理和不獲注意而被放大。現時負責管理的機構大西洋鮪類保育委員會(ICCAT),它的主要目標是監察較高商業價值的劍魚和吞拿魚。[2]
  • 秘魯是香港頭十二位的大青鯊供應商,在秘魯有74.7% 被捕獲的大青鯊是未性成熟的鯊魚,和符合合法著陸的大小。[5]
  • 全球的軟骨魚類 (鯊魚、魔鬼魚、鰩魚、銀鮫) 的著陸數量在2003年的高峰期,在往後的十年減少接近20%。研究員發現著陸數量下降,主要是因為魚獲壓力和現時漁業管理措施沒有能力或涵蓋能力去終止過量捕魚和阻止鯊魚數量下降。 [4]

顯然大青鯊現正處於嚴峻的情況,不單止是大難臨頭,問題更是日益嚴重。美心是否等到大青鯊一條也沒有的時間才承認問題所在?

至於其他中國菜喜歡採用的食材,例如鎚頭鯊和遠洋白鰭鯊卻不得不等到瀕臨滅絕的邊緣,才能得到CITES 公約的國際法律保護。除非美心即時採取行動,否則大青鯊也會面對同樣命運。

以上就是為甚麼美心必須馬上停止供應魚翅的原因。

最後,美心餐飲有限公司的母公司牛奶公司集團的網站表示,「牛奶公司致力透過提供領先的品牌,引人注目的零售經驗和物有所值的價值觀,滿足亞洲消費者不斷變化的需求,全由可靠和值得信賴的供應商支援的負責任的營運。」 (http://www.jardines.com/group-companies/overview.html)

遺憾的是,美心繼續供應大青鯊的魚翅,不論是單點的餐單、套餐或飲宴餐單,都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商業行為,直接違反了牛奶公司對「可靠和值得信賴的供應商支援的負責任的營運。」

在西北大西洋具破壞的鯊魚漁業和香港的魚翅貿易,兩者都不能視戚「可靠的」或「可信任的」。

因此,我們誠摯邀請美心集團主席兼董事總經理伍偉國先生,作為業界翹楚,踏出勇敢的一步,聽取科學證據,暫停售賣所有魚翅食品 – 包括來自受威脅的大青鯊魚翅湯羹,並即時生效。

參考資料:

  • Baum, J. K., Myers, R.A., Kehler, D.G., Worm, B., Harley, S.J., and Doherty, P.A. 2003. Collapse and conservation of shark populations in the northwest Atlantic. Science, 299:4.
  • Campana, S.E. 2016. Transboundary movements, unmonitored fishing mortality, and ineffective international fisheries management pose risks for pelagic sharks in the Northwest Atlantic. Can. J. Fish. Aquat. Sci. 73: 1599‐1607. dx.doi.org/10.1139/cjfas‐2015‐0502.
  • Clarke, S., Harley, S., Hoyle, S., Rice, J. 2012. Population trends in Pacific Oceanic Sharks and the Utility of Regulations on Shark Finning. Conservation Biology, Contributed Paper: 1‐13.
  • Davidson, L.N.K., Krawchuk, M.A., Dulvy, N.K. 2015. Why have global shark and ray landings declined: improved management or overfishing? Fish and Fisheries: 21 pp. DOI: 10.1111/faf.12119
  • Doherty, P.D., Alfaro‐Shigueto, J., Hodgson, D.J., Mangel, J.C., Witt, M.J., Godley, B.J. 2014. Big catch, little sharks: Insight into Peruvian small‐scale longline fisheries. Ecology and Evolution 4(12): 2375‐2383. doi: 10.1002/ece3.1104
  • Dulvy, N.K. and Simpfendorfer, C.A. 2017. Bright spots of sustainable shark fishing. Current Biology Magazine 27, R1‐R3.
  • Hueter, R.E. and Simpfendorfer, C.A. 2008. Trends in blue shark abundance in the western North Atlantic as determined by a fishery‐independent survey. In Sharks of the Open Ocean, M Camhi and E.K. Pikitch, eds. Blackwell Scientific Publ., Fish and Aquatic Resources Series 13:236‐241.
  • Ward, P. and Myers, R.A. 2005. “Shifts in open‐ocean fish communities coinciding with the commencement of commercial fishing.” Ecology 86(4): 835‐847.

聯署發起人

聯署由 WildAid Hong Kong 野生救援2017年 05月 02日 發起,於 2019年 05月 01日 完結

We believe that when the buying stops, the killing can too.
The illegal wildlife trade is a multi-billion dollar global industry largely driven by consumer demand in expanding economies. While most wildlife conservation groups focus on scientific studies and anti-poaching efforts, WildAid works to reduce global consumption of wildlife products and to increase local support for conservation efforts. We also work with governments and partners to protect fragile marine reserves from illegal fishing and shark finning, to enhance public and political will for anti-poaching efforts, and to reduce climate change impac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