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聯署

禁止派發雨遮膠袋

已有 1709 個簽名,需要 2000個。聯署結束日期 2019年 12月 31日
已有
1709
個簽名
291

目標: 2000

聯署簡介

我們的世界正面對全球性的廢物問題 ,其中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是不可回收的塑膠,最終進入堆填區或海洋中,它們隨海漂流,不是對海洋生態造成嚴重破壞,就是在海洋分解,被海洋生物吃進肚裡,再進入我們的食物鏈。

我們要馬上停止使用不必要的塑膠,特別是不能回收再造的塑膠。

雨遮膠袋就是其中一種不必要的塑膠,而且應盡快減少使用。

而所謂的可生物降解的塑膠,並不是解決的方法,只是給我們較為「環保」的錯覺,更是比普通塑膠更為危險。

我身為非常關注廢物問題的香港市民,自發地在大雨後一邊跑步一邊執垃圾,看到香港的街上有多被棄置的雨遮膠袋,感到很傷心。

經過好幾次跟商場,餐廳,寫字樓大廈的提出停止派發的要求被拒絕後,也在跟環保署聯絡過後,我被告知膠袋稅會擴大範圍,但在雨遮膠袋是否包括在內則是沒有明確的立場。

我在此呼籲香港市民的的支持(世界公民也歡迎),以便我們可以促請環保署立法規管這些可輕易避用的雨遮膠袋。

聯署信內容

致 環境保護署署長,

致:環保署署長

眾所周知,世界正面對全球性的廢物問題,特別是塑膠廢料在海洋中積聚。這些廢物製造了很多問題,其中最大的兩個問題肯定是對海洋生態的直接影響以及微塑膠進入我們的食物鏈。香港因為人口稠密和有常用塑膠的行為而令問題特別顯而易見。(請看連結一)

由此可見,我們作為社會,必須對我們的行為保持謹慎,我們需要減少產生塑膠,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減少使用非必要的塑膠。

現時的膠袋稅已是在減少用塑膠的良好一步,但我們希望在此引起你的對特定塑膠的關注:雨遮膠袋。

在香港,現在常見的做法是在雨天派發雨遮膠袋,只是用來裝著濕的雨遮。這些膠袋很快就被遺棄和成為香港的廢物問題。在寫字樓大廈和商場,這些膠袋在當眼處免費派發令問題進一步嚴重,市民像是被邀請使用它們,免費派發不能培養出正確使用雨遮膠袋的態度。而且,一旦使用後,雨遮膠袋充滿雨水,沒有人會再次重用它們,只會即場棄置,但由於出口旁邊並不常常有垃圾桶,市民有時會在不適當的地方或街上的垃圾桶中丟棄它們,然後風將這些膠袋吹走流入環境中。

還有另一個問題:為了環保,有些地方不是停止派發膠袋,而是用所謂的可生物降解的替代。這實際上是適得其反的,因為可生物降解的袋給使用者帶來「環保」的感覺,在使用時會可減輕罪惡感,但這些膠袋實際上跟普通的膠袋一樣是有問題的(見連結#2)。

我們了解雨天時濕滑地板的風險,但這可以通過其他方法來防止產生額外的浪費。

為了解決塑膠污染,有企業已經在試驗一些解決方案,例如:

在地板上鋪設地毯避免它變得濕滑,這是非常有效,並且立即起作用。

雨傘去水器 : 這需要市民習慣使用,但觀察所得,公眾頗為接受使用它們。

以上解決方案都不會產生廢物而且非常有效。

在其他國家,即使有著與香港類似的天氣,也不會使用雨遮膠袋。在那些地方,市民會在進入建築物前會搖晃雨遮,進入室內後會不會常常滴水。

因此我們在此促請環保署採取簡單的行動去保護海洋生態和我們的食物鏈。

禁止派發雨遮膠袋

謝謝你的考慮。

一群關心環境的香港人及世界公民 敬上

連結 #1 : https://www.legco.gov.hk/research-publications/english/1819fs01-management-of-plastic-waste-in-selected-places-20181010-e.pdf

連結 #2 : https://www.news.com.au/lifestyle/home/biodegradable-bags-arent-better-than-regular-plastic-bags-senate-inquiry-report-finds/news-story/ca75593f78db0da375f67c21682d2687

聯署發起人

聯署由 Vincent Andre2019年 08月 26日 發起,於 2019年 12月 31日 完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