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聯署

反對嘉頓中心重建計劃,保育香港地標

已有 370 個簽名,需要 500個。聯署結束日期 2017年 08月 16日
已有
370
個簽名
130

目標: 500

聯署簡介

嘉頓公司近日向城規會申請重建青山道58號嘉頓中心,改建為25層高的商廈,提供辦公室和食肆的樓面面積約11.1萬平方呎。

嘉頓中心是深水埗和香港的地標,屹立在現址超過80年,而現時於五十年代尾擴建的7層高建築物是戰後建築的代表作,由著名的建築師朱彬設計。首代中環萬宜大廈和尖沙嘴美麗華酒店皆是他的作品。建築物屬現代主義設計,樓頂紅色商標,按不同座向設計的遮陽板及便民的鐘樓,簡潔而實用,展現戰後社會著重效率與功能的烏托邦理念。同期類近風格的建築包括中環政府山建築群及中環大會堂。 反映於戰後香港工業發展崛起及大量難民湧入時期, 嘉頓公司為本港提供現代化的糧食生產重要崗位。

嘉頓中心亦見証香港的重要歷史事件,包括︰二戰和雙十暴動,是本地歷史的活化石。 嘉頓的麵包生意起源於1926年,並於1932年搬至現址。經歷二戰戰火洗禮,機械被破壞,戰後復產,及後在1951年擴建。而1956年雙十暴動破壞廠房,最後於1958年擴建至今天的外貎。

嘉頓公司的重建計劃,除了商業用途,加入烹飪學校。他們於城規會文件指出「將烘焙技術傳承下去,以吸引更多青年人入行,延續本地烘焙食品工業」。社會普遍認同嘉頓公司多年的理念和文化,但重建後,建築物用途改變為辦公室和商店為主,與「烘焙/食品生產」格格不入。相反,85年歷史的嘉頓中心正是為製作麵包和餅乾而興建。申請人宜採用活化建築方式,比重建更能傳承「烘焙產業」。

嘉頓是本地最成功的食品生產商之一,嘉頓中心見証為香港食品現代化的過程,現址的廠房曾在二戰時為英軍製作大量軍用餅乾,而戰後至50年,則為海陸空軍供應麵包及餅乾。60年代生產的生命麵包,加入維他命、鈣質和鐵質,為基層大眾提供營養,是香港人的集體記憶。

嘉頓中心是深水埗及九龍的地標,見証本地食物的歷史,我們要求如下︰

  1. 嘉頓公司收回重建方案
  2. 政府介入嘉頓重建事件,與業主、社區相討方案,保育古蹟
  3. 古諮會盡快研究嘉頓中心的歷史價值,並給予一級的歷史評級,保育戰後代表性的建築物

有關的申述:編號:A/K5/782

 

聯署發起團體︰
全民保育行動
深水埗文化館

發起人:
袁智仁
張文龍
彭啤
徐卓華

聯署信內容

致 城市規劃委員會,

本人促請:

1. 否決城規會申請編號:A/K5/782 之申請

現有申請清拆興建於1958年的嘉頓中心,並無提出任何保育方案,破壞社區和香港的地標。有關建議無法保持建築的歷史性和社區價值,因此我們請求城規會否決有關之申請、並要求嘉頓公司收回有關之申請

2. 重新規劃 保育香港地標

嘉頓中心代表本地食品工業的轉變,亦象徵深水埗和九龍的發展,是香港工業建築的代表作。當年屬於獨特和前衞的現代主義風格,反映戰後的華人建築師抬頭,並融入東西的建築文化的歷史。古諮會必須為嘉頓中心評級,並與社區、業主商討保育方案,保育嘉頓中心,並利用豐富的歷史資源發展本地的文化旅遊業。

聯署發起人

聯署由 全民保育行動2017年 08月 12日 發起,於 2017年 08月 16日 完結

全民保育行動
同德押、天星皇后、何東花園...每年古蹟因發展、重建清拆無日無之。我們是保衞同德押聯署朋友,希望在此成立平台,全民攜手守護香港的古蹟,城市的遺產,留住歷史,保住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