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採取行動。
您已簽署以下聯署:
請求您的朋友和家人通過社交媒體和電子郵件獲得支持.
每個簽名都重要!
目標: 500
和記黃埔和政府於去年達成協議,以非原址換地方式,將屬一級歷史建築的香港甘道23號大宅對面一幅面積相若的綠化地交換作發展。但申請因涉綠化地帶而遭傳媒廣泛負面報導,而在諮詢期內共收回的788份意見書中,約773人是持反對意見,申請最終於2014年1月撤回。惟和黃最近又再次向城規會重新申請原方案,將一幅原屬綠化地帶的官地改為住宅。
雖然我們有很多合理的理由去保留香港剩餘不多的歷史建築,但應否以大宅來與政府換取一幅鄰近香港仔郊野公園的綠化地這個問題仍然值得商榷。根據媒體報導,香港政府其實早已確定了十個可用作土地互換的選址,但一直拒絕透露其他地點。
事實上,該局限於甘道和香港仔水塘道的綠化地地皮面積很小,且地勢陡峭。如若在該處興建住宅,龐大的斜坡鞏固工程和住宅平台的搭建工程會使綠地大幅減少,並會使甘道及香港仔水塘道的環境受到相當大的影響。
我們特此希望您能在二零一五年七月十七日前去信城規會,要求他們拒絕此項申請。為了您的方便起見,我們在這裡提供了反對書。有關和黃的申請的詳細資料,請到http://www.info.gov.hk/tpb/tc/plan_application/Attachment/20150626/s12a_Y_H14_4_0_gist.pdf
申請編號 Y/H14/4 -香港山頂甘道
本人就以上改劃甘道23號大宅對面一幅綠化地為住宅表達個人意見。因申請人 (和記黃埔)意圖在該地方興建住宅,本人就改劃的適合度、改劃後附近環境的外觀、及該改劃工程對該處造成的整體影響有數項的補充。本人對該項申請的反對意見如下:
本人反對所提出的土地互換計劃和改劃該處的綠化地為住宅用途,因該計劃會在該處構成大量負面的視覺和環境影響。
A)根據城規會所制定的條例,香港綠化地帶的規劃意向是保存城市邊緣地區現存的自然環境,使它們帶有城市雜亂的擴展,以及保留本地的休憩用地。城規會早已說明了綠化地帶是不適合用作發展用途。
B)龐大的建築工程會為本地的樹木和植被造成極大負面的影響,並會令該處因興建住宅而不斷被挖掘。本地現存的植被因而會受到嚴重破壞,和黃亦已聲稱了新住宅是不會被綠蔭籠罩著。從表面看來,雖然和黃所提供的圖則和設計方案顯示了現存的樹木和植被是能夠被保留,但如參考過去所進行了的計劃和工程,便能夠得知現實中這是不可能實現的。為於司徒拔道的景賢里大宅的土地交換計劃便是其中一個近期的例子。
C)該處的地盤邊界和懸空露台其實與香港仔郊野公園和香港仔水塘道距離不多於六米。現階段住宅建築的計劃尚未通過和落實,因此,計劃可能會需要一些修改,而這些修改是會對環境造成進一步不利影響。再者,若從行人路和郊野公園看,游泳池甲板下的柱和欄桿亦會造成負面的視覺影響。
D)現時大眾對於一而再,再而三在綠化帶和指定的郊野公園試圖進行的建設項目持強烈反對的態度。
因此,本人要求城規會拒絕和記黃埔的申請。
美港聯盟致力守護香港市區和郊野自然環境的美態和完整;同時爭取人造建築物設計優雅。美港聯盟於2012年組成以接替於2007年成立之龍虎山自然面貌關注組。
To promote aesthetic values and the integrity of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n Hong Kong’s public areas, both urban and rural, by being keen guardians of natural beauty where it exists and demanding good design in man-made structures. ABHK incorporated in 2012 as successor to Lung Fu Shan Environmental Concern Group founded in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