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採取行動。
您已簽署以下聯署:
請求您的朋友和家人通過社交媒體和電子郵件獲得支持.
每個簽名都重要!
目標: 1500
志記鎅木廠屹立馬草壟三十多年,由最初處理來自雨林的原木,慢慢發展為將棄木回收處理的環保工業,協助政府部門、公共機構處理木材;近年亦開展不同的教育、工作坊及回收計劃,與學校、環保團體合作。
請簽名要求政府撤回新界東北計劃,保留志記鎅木廠及古洞村!
本人就規劃申請編號A/KTN/54 有以下意見:
新界東北發展計劃即將正式收地,然而政府多年來一直漠視廣大市民及村民提出「不遷不拆」的訴求,堅持要將包括古洞、粉嶺北地區多條鄉村清拆收地發展成新市鎮。志記鎅木廠亦在發展區範圍內,可是一直以來政府都未有直接與木廠對話,但就在10月中某天,地政處人員卻突然來到木廠要求度尺。
志記鎅木廠屹立馬草壟三十多年,由最初處理來自雨林的原木,慢慢發展為將棄木回收處理的環保工業,協助政府部門、公共機構處理木材;近年亦開展不同的教育、工作坊及回收計劃,與學校、環保團體合作。
志記鎅木廠在回歸二十年後也在環保工作上默默耕耘。近年更得到報章及傳媒的報導,讓廣大市民得知我們的存在。
口說環保,意義不大,故實踐才是真理。透過與木材的接觸,才能得知當中的知識及明白保育的重要性。回收、重用、活化才能令木材重添生命。過去幾年木廠每月均舉辦木工班,希望透過一天的課程不僅讓學員製作家品,更藉此提升他們對木材的基本知識及鼓勵循環再用。在環保工作上我們嘗試略盡綿力,真希望志記鎅木廠能斷續擔當此角色,並且能夠保留、活化、重新讓新一代有機會了解和學習,珍惜地球的資源,好好善用。
可是,政府自1998年開始,便打算將木廠所在的古洞劃入多個不同的發展計劃之中,由90年代末的「無煙城」、到後來的「東北發展」,討論、規劃至今已20年。可是,一直以來志記都被排拒在諮詢過程以外,至今仍未有政府官員交代木廠與行業將來有何想法。
已有七十年歷史的鎅木行業在香港發展的洪流中真的變得不合時宜?但木和人的關係是不會因時代的變遷而改變的。我們都是上天孕育的生命,生與滅的過程是必經,世界是平等的。中國人常說:「天生萬物皆皆養人…」但人類的繁衍及生活,對地球資源所帶來的破壞,大家絕對是有目共睹。人類的生活如沒有樹木及植物的供養,是不能生存的。
而木廠與相鄰的社區,多年以來亦都互相依存,社區關係融和。自從東北發展推展後,村民與木廠的關係因為抗爭更加緊密,而木廠亦是古洞傳統工業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與古洞村息息相關。因此我們也希望,木廠能與古洞村一同獲得保留。
我們要求:
1. 政府撤回新界東北計劃,保留志記鎅木廠及古洞村
2. 政府應該肯定鎅木工業的存在價值,交代未來志記所肩負的木頭回收工作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