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採取行動。
您已簽署以下聯署:
改善都市固體廢物管理:垃圾徵費、分類、回收 – 三大要素,不可或缺
請求您的朋友和家人通過社交媒體和電子郵件獲得支持.
每個簽名都重要!
目標: 1000
我們促請政府通過廢物回收和公眾教育,修訂垃圾徵費條例草案,改善城市固體廢物管理。
垃圾徵費、分類、回收 – 三大要素,不可或缺
政府曾在2013年制定目標,務求“在2022年將每日人均垃圾棄置量減至0.8公斤”。然而,數量逐年增加,更在2017年創紀錄達到1.45公斤。現有的回收計劃無法提高回收量,例如PET膠樽的出口回收率從8.5%(2016)大幅降至0.23%(2018)。三個策略性堆填區面臨巨大壓力,並將於2020年代末飽和。如果再不採取行動減少都市固體廢物,我們可能只有發展其他地方,以容納更多焚化爐或第四個堆填區,如使用郊野公園土地。
政府曾在2013年制定目標,務求“在2022年將每日人均垃圾棄置量減至0.8公斤”。然而,數量逐年增加,更在2018年創紀錄達到1.53公斤。現有的回收計劃無法提高回收量,例如PET膠樽的出口回收率從8.5%(2016)大幅降至0.23%(2018)。三個策略性堆填區面臨巨大壓力,並將於2020年代末飽和。如果再不採取行動減少都市固體廢物,我們可能只有發展其他地方,以容納更多焚化爐或第四個堆填區,如使用郊野公園土地。屆時或需作出更政治敏感的決定。
垃圾徵費是政府定下塑膠和廚餘等廢物的相關政策和項目的關鍵。回收、減少廢物和徵費是解決都市固體廢物的三個要素。沒有垃圾徵費,廢物分類或回收將會失敗。對比其他司法管轄區,香港的垃圾管理已大大落後。以往很多相關政策措施都是空談。延遲推出垃圾徵費將帶來不可想像的後果。如果垃圾徵費未能在來年施政處理,則只能在3-5年後重提。都市固體廢物將無法重大改善。
為改善香港的都市固體廢物管理,施政報告需採取以下的策略:
在採取垃圾徵費同時,我們建議以下廚餘和塑膠回收的相關措施:
廚餘回收
塑膠回收
此聯署由 HK2050 Is Now 與 創建香港 共同發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