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你採取行動。
您已簽署以下聯署:
請求您的朋友和家人通過社交媒體和電子郵件獲得支持.
每個簽名都重要!
目標: 1000
環境局在「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年5月),歪曲了整個廢物管理策略,當中的誤導包括如下:
失實#1:焚化垃圾是唯一解決的辦法。環保署說,香港必須有一個焚化爐,以解決我們的都市固體廢物。事實並非如此。我們需要的是垃圾可持續管理,通過減少浪費和適當的分類回收及循環再用。
失實#2:一半的廢物已被回收。環保署聲稱香港的廢物回收率是48%。事實並非如此。如果我們真的達到回收目標,焚化爐是多餘的。環保署聲稱我們的廚餘是日常廢物總量的44%。但是當局已經著手興建有機廚餘處理廠,如果有近一半的廢物回收;那就有近一半的廚餘會經處理廠處理,即焚化爐只須焚燒8%的廚餘- (每日9,000噸中的720噸) -。
謊言#3:焚化爐採用先進技術是最潔淨的。事實並非如此。無論怎樣焚燒廢物,始終約有30%帶有毒性的爐底灰留在焚化爐內,必須妥善埋藏。而爐底灰在經水路運輸或堆填階段,皆會為香港社會帶來額外的及不可預知的風險。
謊言#4:對公眾健康無危害。環保署計劃把焚化爐興建在石鼓洲旁的人工島上,並聲稱日常的風多來自北方。事實並非如此。香港天文台指出,夏季風的方向主要是來自南方。這意味著焚化爐排放出來的有毒物質,將會吹向港九人口稠密的地區。環保署沒有對公眾明言,這會對人體健康造成重大的危害。
謊言#5:無環境破壞。環保署聲稱焚化爐不會危害本地環境。事實並非如此。實際是會對南大嶼山地區、石鼓洲周圍及長洲水域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且是不可回復的。
謊言#6:石鼓洲是最好的位置。事實並非如此。最初焚化爐的選址沒有經過正確評估,而且環保署也沒公平地將石鼓洲與其他地區作比較,並一而再地拒絕出示有關造價。他們假借一種「地區均衡分佈」的論據來處理廢物,以掩飾其對廢物處理的不善。單地地說:拋到遠遠的,眼不見為乾淨。
謊言#7:只可焚燒或堆填垃圾。事實並非這樣處理。這絕對是危言聳聽,是垃圾言論。要知焚燒垃圾,最快也要到2022年焚化爐建成後才可進行。為何環境局不積極推動大眾減廢,鼓勵回收再用及源頭減廢?他們可以扶助回收業界,促進廢物回收及管理,這行動不是更有建設性?但環境局卻採用媒體廣告,來宣傳擴展堆填區和興建焚化爐。
===========================================
誤導性數據#1:環保署的統計回收數據包括進口廢塑料,這實際上是「別地的轉口數據」。將這些轉口數據包括入香港本地的「廢物回收數據」內。這完全是錯誤及欺詐的行為。
誤導性統計#2:大多數居民已經能夠回收的垃圾。環保署表示,超過80%的回收箱已安放在香港居民住所附近。這可能是事實的,但很多回收箱的位置都很差,大部分的容量都不敷公眾的需要。最終結果是垃圾溢出箱外或掉在街道上。事實上:儘管環保署諸多誤導,但在過去的三年中,他們在可持續發展廢物管理策略方面,幾乎沒有做過甚麼。即使在改善現有回收箱的位置或加大容量,使回收物更方便循環再造,似乎也不是他們職責內之事。
誤導性統計#3。在北大嶼山建設有機廚餘處理廠的估計成本,由5億元激增至15億。雖然環保署及他們的顧問嚴重失算,但他們卻可逍遙法外。現時焚化爐建在石鼓洲對開人工島的費用,估計為180億元;但依據合理的估計,實際造價可達300億元。這些都是納稅人的金錢。請問誰為這嚴重的失算及巨額的財政超支問責?
島嶼活力行動建議,請與綜合廢物管理行動小組合作,發展一個可行的選擇。查詢有關這個B計劃細節,可登入網址:www.wastehk.org/our-plan
我們堅決反對於石鼓州旁填海興建焚化爐。
香港需要恰當而有效的廢物處理策略,要更為積極地減少、回收、再造我們產生的垃圾!假若環境局有盡責履行職務,香港有能力可以避免興建焚化爐和成為「亞洲廢物城市」。
我們要求:
財務委員會否決石鼓州焚化爐的撥款申請。
特首梁振英和環境局局長避免使用公帑批准興建對環境做成無可挽回破壞的焚化爐。我們要求撤回現時的撥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