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碎木材的另一個出路
根據環保署的資料顯示,香港2013年棄置到堆填區的園林廢物達到56,210噸,即是每日丟棄約154噸的園林廢物,這些園林廢物中包括很多在市區被砍下來的樹木、枯葉及雜草等,它們都是能夠自然分解到泥土的有機物,根本毫無理由運到堆填區。
在澳洲的堆填區中會設有一個場地專門處理各種園林廢物。零碎的有機物如枯葉、雜草等會經過堆肥後成為肥料從新販賣給園藝公司,堆肥所需時間由3個月至5個月不等,視乎天氣而定。而大件的有機物如樹木等則會利用碎木機切碎成為木碎,作為覆蓋物 (Mulch)之用。不過,由於將樹木運送到堆填區的成本太高,私人的園藝公司往往會自行碎木,然後賣或免費送給附近居民以減低成本。
根據我在澳洲的經驗,約半斗地的菜園每3個月就能消化1卡車約2噸的園林廢物。如以我們所租的農地計算,4.8斗地每3個月就能消化9.6噸園林廢物,即每年能夠消化38.4噸園林廢物;全港常耕農地面積約有729公頃,即每年能夠消化約10,808噸園林廢物;全港整體農地面積約4,523公頃,亦即每年能夠消化約67,057噸園林廢物,完全能夠將香港所有的園林廢物消化掉!
那麼,這些覆蓋物又有甚麼用呢?首先,這些覆蓋物能夠阻隔陽光直射地表,一方面減少水份的蒸發,節省很多灌溉用的水資源,另一方面阻止下面的雜草生長。第二,當這些覆蓋物逐漸腐爛,它們會成為營養重新回到泥土。第三,這些覆蓋物能夠減低雨水對泥土的衝擊,並減少大量的水土流失。第四,美觀,香港的花槽中的泥質惡劣,觀賞價值極低,這些覆蓋物除有實際功用外,也能在觀感上有所提升。
由於覆蓋物非常有用,我回港前已不停打探香港在哪裏能找到木碎,可惜卻找不到答案,原因是堆填區沒有任何收費。堆填區不收費意味著將一切園林廢物棄置是最低成本的方法,各個樹藝公司在砍樹後只要付運輸的費用即可乾手淨腳,毫無負擔。但如果想將樹木碎掉成為木碎的話,那麼就另外租一架車載著碎木機到砍樹現場即時碎木,然後再找一架車載著碎木到指定的需求地點。可是,香港地小路窄,樹藝公司通常不能夠在砍樹現場久留,於是另一方法是將樹木運回倉庫,在倉庫碎木,然後再找一架車載著碎木送到指定的需求地點。所增加的成本可想而知有多麼的貴,即使不計車費油錢,碎木的人工也不可小覷。因此,即使你願意付錢買木碎也不一定買得到。
好吧,找不到就是找不到,我唯有借鑑朋友的方式,用斧頭、樹剪等將樹枝弄碎,鋪了一條通往農田入口的道路。事實上,木碎覆蓋物還有另一用處,就是將路和田清晰分割開,讓遊人知道哪兒是路能夠踐踏,哪兒是田壢不該踐踏。
作者:Kelvin Kwok,九十後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