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歐美國家如何對付微膠珠?
日前英國政府宣佈,將禁止個人護理用品中使用微膠珠,而且更會在歐盟提出,要求個人護理產品全面禁用。這是繼美國、瑞典、加拿大後,再有國家計劃禁止個人護理產品使用微膠珠。
越來越多的國家發現微膠珠影響海洋生態,開始從立法禁用微膠珠,作為保護海洋的措施。
美國去年指出會對生產商使用微膠珠實行管制,於2017年7月起立法禁止生產含微膠珠成分的護理產品,並於2018年全面禁售,逐步禁止在護理用品中使用微膠珠。
加拿大政府亦考慮將微膠珠列為「有毒物質」,並進一步計劃立法管制個人護理產品使用此類污染物質。
瑞典在研究中發現鱸魚魚苗攝食微膠珠後行為異常,瑞典政府已提出禁止個人護理產品使用微膠珠,並指出應於2018年禁止產品使用微膠珠。
事實上,市場上已有改用天然材料去代替微膠珠,如紅豆粒、鹽、核桃粒等去做到磨砂功效的美容產品。不少歐美的護膚品牌,也意識到微膠珠的禍害,已經研發出其他物料去取代微膠珠。
現階段香港政府卻沒有打算立法禁用微膠珠。政府回應:「有關微膠珠的資料和研究很有限」「我們正在密切注意國際間有關微膠珠方面的研究和發展,現階段我們沒有計劃引入法例規管含微膠珠的美容及護膚產品」。
政府如是說,香港人是否就可以置身事外?早前綠色和平翻查多份文獻和報告,發現香港人常食的烏頭、生蠔、青口、白飯魚的體內都含有微膠珠,海洋污染的影響是全球化的,加上香港人也會用到磨沙產品,所以我們不得不關注微膠珠。
在未在立法禁用前,香港人可以避免使用含有微膠珠的產品,Go Green Hong Kong 網站羅列了含有微膠珠的產品,大家在購物時可留意產品成份,如果發現產品有微膠珠,可以影相通知Go Green Hong Kong (hongkonggogreen@gmail.com) 。
圖片來源:courier-journ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