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週網摘 (2月13 至19日)
動物福利:
批皮草業不人道不環保 麥志豪:「厭棄皮草公民」將發起行動
皮毛業協會理事陳俊毅早前於訪問中指皮草製作十分人道,有關處理動物的方法是根據歐盟於2009年訂立的法例。非牟利獸醫協會(NPV)執行主席麥志豪(Mark Mak),批評無論製作過程如何,皮草製作都屬不道德。
食物安全:
有機菜疑混普通菜 三莧菜樣本含鉛偏高
浸會大學香港有機資源中心昨公布市面蔬菜含重金屬研究報告,發現三個本地莧菜樣本含鉛量偏高,超出澳洲的標準。調查於上年年底進行,中心總監黃煥忠證實,當中兩個樣本來自中心認證的有機農場,懷疑近月本港天氣反覆,有菜檔為了維持有機蔬菜供應,將普通菜混入有機菜出售圖利,若有足夠證據會將獲有機認證的農場除牌。
海洋保育:
「東方海外」宣布拒運魚翅:願肩負保育重任 環團:標誌性決定
「東方海外」宣布,所有有關海豚、鯨魚及鯊魚的商品,不論品種,一概拒絕載運;同時亦繼續執行一貫的航運條款,如發現貨主誤報貨物,將會徵收罰款。
自然保育:
沙螺洞油菜花田 疑違規種植
長春社高級公共事務經理李少文指出,部分油菜花田種於屬「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而於此用地上栽種須事先向城規會申請,質疑村民做法違反城市規劃條例,期望政府盡快執法並要求村民將該處恢復原狀。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副總監(環境保護)劉惠寧擔心,農藥、化學肥料會隨溪水流入塘的集水區,亦恐有人將濕地改為乾地,或對區內蜻蜓、螢火蟲的繁殖造成影響。
清水灣保育區 遭非法挖泥建假農場 疑發展商為起海景豪宅鋪路
有發展懷疑未向城規會申請,便在坑口永隆路旁的自然保育區非法挖泥和砍樹。創建香港行政總裁司馬文批評,發展商假扮發展農場,實際鏟除植被,為日後發展鋪路。規劃署、漁護署和地政總署均稱會作調查。
團體憂發展大嶼山破壞寧靜面貌 陳茂波允參與民間諮詢
團體認為,發展大嶼山會破壞當地原有的寧靜及面貌,又批評當局的諮詢工作只傾向一方面的意見,要求陳茂波稍後參與民間團體舉行的諮詢會,聆聽市民的訴求。陳茂波與請願人士握手,又表示會考慮參加民間諮詢會。
城市規劃:
政府修訂尖沙咀海濱優化計劃不建電影館餐飲設施,續由康文署管理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表示,修訂尖沙咀海濱優化計劃,採取以簡約為原則的設計方案,改善工程完成後,海濱花園會繼續由康文署管理。
廢物:
結束一桶專棄:做環保也被「武器化」
警方上星期(2月11日)在葵涌打磚坪街一工廠大廈單位檢獲武器,包括化學品、刀及鐵枝等;不過,有多位環保界人士均在facebook指,被捕人士實為環保回收的中堅朋友,所謂的武器實為回收剩物倉存,而化學品亦為環保酵素。
污染:
黃錦星:受區域空氣污染影響 港臭氧水平趨增
環境局長黃錦星表示,本港去年空氣質素已經明顯改善,惟受區域空氣污染影響,大氣內臭氧水平呈上升趨勢,政府將加強區域合作,研究臭氧形成及防治。他又表示,正準備籌建焚化爐的招標工作,期望可於2023年投產,同時亦希望第一期有機資源回收中心可於明年投入運作。
政府新聞公佈:
立法會十二題:推廣使用環保商用車輛的措施
立法會十五題:清理海中的廢棄漁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