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網摘 (11月7至13日)

本週觀點:
今個星期港府對於發展郊野公園的意見令到市民議論紛紛,香港土地供應短缺令樓價一再攀升,政府持續未能找到土地興建公屋應付需求。跟據下列的新聞,有消息指郊野公園有可能被視為發展公共房屋的土地。本地的獨立研究組織回應有關爭議,指香港有近1201公頃預留做「鄉村式發展」的政府空置土地,顯以易見的是,政府不打算動用這批土地,改為發展珍貴的郊野公園。香港人口密度極高,郊野公園對於市民來說是塊難得且重要的地方。假若政府甘願用郊野公園地去興建房屋,發展的底線會設在那裡?隨著人口增加,發展會否持續到無地為止?
西貢海下灣的一處鄰近海岸保育區的土地,有大量樹木和植皮被清除,海下村的風景非常優美,海下灣是「具特殊科學價值地點」,也是64個珊瑚品種的棲息地。受影響的地帶是海下灣的緩衝地帶,可保護海下灣免受雨水沖刷,令泥土流入海灘。本來,環境影響評估應在清除植被前執行,但由於該土地的規劃屬「鄉村式發展」,而且屬於私人土地,地契亦沒有樹木保育條款,故此清除植被未被視為犯法。
除了備受爭議的土地發展,港府面對象牙禁貿的聲音亦持續增加,中國和美國已經帶頭禁止,身在供應鏈之中的香港,就更有需要禁貿,想了解詳情,請瀏覽我們的博客。
以下新聞為11月7日 至13 日的環保重點新聞。
規劃與發展:
梁振英:郊野公園與土地發展是不可兼得
行政長官梁振英表示歡迎團結香港基金提出審視郊野公園用途的建議。他說:「佔四百平方公里的郊野公園當中,是否有一些生態及景觀價值較低的地方可以取出,用作滿足香港人的住屋及用地需要。有時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有了郊野公園就少了發展用地,多了發展用地就少了郊野公園,確實有一個矛盾。」
陳茂波︰任內不會發展郊野公園用地
陳茂波被問到發展郊野公園作房屋發展時,強調任期內不會發展郊野公園,當局亦未作有關考慮;他重申發展郊野公園爭議大,但現屆政府任期只餘下一年多,目前將先集中精力處理改劃用地,並強調當局會確保土地供應持續穩定,以免樓價受影響。
郊野公園用地會否建屋 黃錦星:現屆政府無意開展研究
環境局局長黃錦星表示,香港的郊野公園受到相關條例保護,改變用途並不容易。他理解社會對房屋問題的關注程度,但同時很多市民珍惜郊野公園。
丁圖共享:無地起樓?發展郊野公園?
民間組織本土研究社發表文章指,根據2012年政府唯一一次公佈空置官地的數據,全港有近1201公頃預留做「鄉村式發展」的政府空置土地,扣除當中路面與斜坡面積,仍然有達932公頃,面積相等於900多個標準足球場般大。文章質疑政府製造出香港缺地假象,隱藏了丁地佔了政府既有房屋土地資源七成的事實。
自然保育:
海下灣綠化地帶 疑遭發展商斬樹
西貢海下灣一幅鄰近海岸保護區的鄉村式發展地帶及旁邊綠化地帶的樹木被伐,有環保組織發現,近日懷疑有發展商在海岸公園附近斬樹「斬過界」,殃及海岸保育區及綠化地帶範圍的樹木,恐令穿山甲等受保護物種失去家園。
動物福利:
陳克勤憂外來物種入侵損害香港生態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克勤向環境局書面提問,要求制訂《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預防及減輕外來物種對本港的影響。
立會通過成立「動物權益小組委員會」
毛孟靜議員於立法會成立「動物權益小組委員會」的動議獲得通過,日後立法會有望可討論更多關於動物福利的議題。 觀點: 假攻郊野公園,實搶土地規劃話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