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週網摘 (10月12至18日)
野生動物保育
鯊魚 穿山甲 遊行自救鯊魚 穿山甲 遊行自救
海峰環保教育基金昨舉辦第三屆「象義行」,約五十人由香港藝術館出發,遊行至尖沙咀鐘樓。遊行隊伍由打扮成「鯊魚」及「穿山甲」的示威者領頭,高舉標語,沿途向行人派發單張,呼籲巿民支持全面禁止象牙貿易及減少危害瀕危動物。
非洲象王被獵殺 保育團體譴責
非洲再有大型野生動物遭到無辜獵殺,再次引起國際公憤。
綠色和平指有證據證實香港是石首魚集散中心
環保團體綠色和平批評漁護署,打擊走私不力,未能將禁止石首魚花膠轉運出口。
本地動物
香港添2 罕見品種 大斑尾蜆蝶嫵灰蝶首現鳳園
鳳園蝴蝶普查員於今年4月及5月的蝴蝶普查中,分別記錄到兩種被評為被評為非常罕見及罕見的嫵灰蝶及大斑尾蜆蝶。
動物福利
法律面前 人寵平等?
早前發起聯署要求康文署在鰂魚涌公園增設寵物通物的Jackson,接受報章訪問談及他的抗命行動。
氣候變化
洋紫荊增臭氧損呼吸 詹志勇:植物「罪名」輕 排放量遠低人類
有學者發現,氣候暖化令植物排放更多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結合空氣中的污染物的話,會製造更多的臭氧,有可能導致更多人出現呼吸病症。不過,有「樹博士」之稱的詹志勇表示,植物的「罪名」很輕,其排放量比人類活動所生產的有機化合物少很多。
評論或意見
填平水塘之外 保育大嶼山無貨交
有環團指大嶼山發展委員會只著眼推土機式的發展,忽視保育。
地產項目不得侵入郊野公園 – 地政總署必須遵循公開宣示的政策
前香港天文台台長林超英撰文指,地政署就大窩坪地皮的「指定範圍」,沒有需要劃進獅子山郊野公園,指定範圍進入郊野公園內,是違反「不會搞」郊野公園的宣言。